返回 我的 赣州
首页 我的 收藏 0797-8106658 加微信聊 一键拨号

饲料机械打破国外市场垄断 实现生产全流程智能化控制

2022-06-15 00:25:37 294 【我要举报】
联系方式
信息详情
扬州共三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大奖,分别是由扬州大学农学院杨建昌教授主持的“促进稻麦同化物向籽粒转运和籽粒灌浆的调控途径与生理机制”、由扬州大学焦新安教授领衔完成的“重要食源性***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和扬州杰出企业家范天铭领衔攻关的“大型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的创制及产业化”。其中“大型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的创制及产业化”研制了新一代大型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开发了饲料生产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形成了饲料生产大型成套工程高效建设技术。
昨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记者从扬州市科技局了解到,我市主持完成的3个项目获奖,获奖项目质量居全省前列。其中,由扬州大学农学院杨建昌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扬州历史上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大奖。此外,扬州大学焦新安教授领衔完成的“重要食源性***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和扬州杰出企业家范天铭领衔攻关的“大型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的创制及产业化”两个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据悉,全国共有113所高等学校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通用项目157项。其中,扬州大学以两个二等奖与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并列31名,以第一完成单位排名,与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一起并列第12名,是前12强中唯一一所非双一流高校。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8年刻苦攻关
扬州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大奖
扬州大学杨建昌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促进稻麦同化物向籽粒转运和籽粒灌浆的调控途径与生理机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杨建昌教授与香港浸会大学张建华教授组成的研究团队经过18年的刻苦攻关,获得了重要创新成果。该项目首创了协调光合作用、同化物转运和植株衰老关系和促进籽粒灌浆的水分调控方法,为解决谷类作物衰老与光合作用的矛盾以及既高产又节水的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该项目有助于解决部分稻麦品种物质运转率低、籽粒充实不良问题,可以克服由于氮肥施用过量而造成的作物贪青、籽粒灌浆慢、粒重低的问题,且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该项目提出的原理和方法,不仅适用于水稻和小麦等谷类作物,而且适用于桃树、棉花等非谷类作物,还有利于改善作物的品质。该项目经过多年和多地的验证和示范应用,示范地水稻增产8%-12%,灌溉水利用效率增30%-40%;小麦增产6%-10%,灌溉水利用效率增20%-30%,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我国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该项目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科研成果,这是扬州历史上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大奖。该项目的获奖,标志着我国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的基础研究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历经14年深入研究
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成果
扬州大学焦新安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重要食源性***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组在国家“863”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等10余项国家级项目的支持下,历经14年深入研究,形成了覆盖全产业链的重要食源性***共患病原菌集成防控创新技术成果。该项目揭示了重要食源性***共患病原菌在全产业链的定量流行病学新特征,创建了定性、定量快速检测新技术及定量风险评估方法,构建了重要的种质资源菌种库和分子流行病学数据库,在国内首次开展了禽肉弯曲菌污染对人群风险的定量评估,探明了风险防控的关键点,建立了覆盖生猪养殖至冷鲜肉终端销售全产业链的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实现产品病原菌全程追溯。该项目创制了重要食源性***共患病原菌有效干预技术,研制出在国际上最先批准上市的癸甲溴铵碘复合型消毒药,广谱高效、低毒环保、无残留,有效降低畜禽饲养环境中弯曲菌和沙门菌等90%以上载量。开发有机酸、低温减菌技术,有效降低肉品生产过程中的带菌量90%-98%。
此外,该项目为生产安全的动物源性食品提供了重在源头防控、覆盖全产业链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获批国家兽药产品2个、发明专利7项、发表SCI论文85篇,培训基层骨干和核心技术员1500余人。项目推广至江苏、浙江、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在取得显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时,近3年累计新增利润1.41亿元,节支6125万元。
打破国外市场垄断
实现饲料生产全流程智能化控制
此次,由扬州杰出企业家范天铭带领科研团队攻关的“大型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的创制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创新研制了新一代大型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开发了饲料生产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统,形成了饲料生产大型成套工程高效建设技术。
昨日,正在北京领奖的范天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范天铭介绍,智能化是未来饲料厂发展的趋势,而该项目科学采用了智能化物流及控制系统、智能化原料接收系统、智能化车间和智能化成品打包及发放系统,有效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提高了饲料加工生产效率,实现了食品安全可追溯。创新研发了规格最大、国际领先的饲料加工主机装备,打破了国外市场垄断。“通过这一项目,我们构建了饲料智能化生产体系,实现了饲料生产全流程的智能化控制,使传统产量每小时30吨、需要30名工人操控的生产线产量提高到了每小时100吨,且生产工人只需16人,创立了大型化饲料生产成套工程的设计方法,建立了数字化、模块化设计技术与软件平台,设计周期缩短到原来的1/3,工程建设周期缩短到原来的2/3;同时,研发了年产60万吨的饲料加工成套系统,饲料生产吨料电耗由每吨33度降至每吨24度,极大降低了饲料生产成本,大幅度提升了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及成套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据了解,他们的研发团队已经在德国、美国、丹麦和中国设立了4大科研机构,并与美国、西班牙等5家业内顶尖技术公司合资合作。“我们承建的重庆正大智能化工厂项目,是高度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饲料厂,也是中国饲料行业的标杆工厂。”(扬州晚报通讯员吴锡平柯季记者邱凌乔云)
如遇无效/虚假/诈骗/侵权等信息,请立即举报
为了您的资金安全,请见面交易,切勿提前支付费用
举报
创优网本栏目内容均为会员或第三方自行发布,所发布信息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意思表达,对于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无法进行实质审核,请广大网友自行甄别,由此引发的任何不良后果,创优网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信息
返回